拍品名称 | 清乾隆汝白釉菱型出戟尊 | 图录编号 | 22 |
---|---|---|---|
参考价 | 600万 - 800万 | 成交价 | - |
拍卖会 | 御承雅赏2020年慈善拍卖会 | 专场 | “瓷心济众,薪火相传”慈善义拍专场 |
拍卖公司 | 浙江御承拍卖有限公司 | 时间 | 2020年03月02日 |
二维码 |
![]() |
拍品名称:清乾隆汝白釉菱型出戟尊
拍品尺寸:高24.5cm;口7.5X12.2cm;底9.5x14.5cm
拍品简介:菱形口,短颈,折肩,肩下腹部渐收呈斜直壁,菱形圈足,菱形口四角至足底延伸有出戟装饰。通体施汝白釉,清爽通透。底部有“大清乾隆年制”青花篆书款识。
宗白华曾在《美学漫步》中指出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:“ 芙蓉出水 ” 和 “错采镂金 ”,若说唐代的金银器代表着镂金错彩之美,宋代的瓷器是 “初发芙蓉,自然可爱”之美的典范。
宋代,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高峰,令后世无数帝王为之心动,纷纷效仿。而仿宋成就最高的,则当属清代雍正、乾隆时期了。《乾隆汉服行乐图局部》图中花瓶即为宋代器物,可见乾隆帝对宋瓷之倾慕。鼎盛的国力、皇帝自身儒雅的品位,令此一时期的官窑仿宋瓷器清美无比,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胜一筹。
仿汝釉瓷器亦以雍、乾两朝最为成功,主要是仿宋代汝窑瓷器的釉色逼真,胎釉质地远在宣德仿制之上,胎体灰中泛红褐色,颇似宋汝器「香灰胎」,达到了「形神兼备」的效果。
造型袭古又有创新,器物外底多有以青花书写或以铁锥刻划的本朝篆体年款。除技术因素外,能成功地烧造仿古瓷名品还与以内府收藏的古瓷为样本「照样烧造」有关。
《清宫造办处活计档》中记载景德镇雍正六年(一七二八年)和乾隆三年(一七三八年)时仿汝窑器即多达四十余件。《南窑笔记》载:「今景德镇仿做用里乐釉入青料少许,以不泥为骨,多鱼子纹者,略得遗意矣。不泥者,不子素泥也。」
拍卖成交精品赏析:
清乾隆 仿汝釉鱼篓尊
2014北京瀚海春拍
RMB 1955万
清乾隆 仿汝釉撇口长颈瓶
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
RMB 1380万
清乾隆 仿汝釉双耳三足鱼篓尊
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季拍卖会
RMB 1091.58万
清乾隆 仿汝釉三羊梅瓶及款识
故宫博物院藏